日本厚生省于1955年7月首次颁布《饮用水水质标准》,其后于1957年、1959年对此标准进行了两次修订。1985年版的《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了包括微生物学指标、无机物及感官性项目等26个指标。之后于1993年和2003年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改。其后于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又进行了7次修订。现行日本《饮用水水质标准》实施于2015年4月1日,与2014年版本相比,本次主要修订内容如下:水质基准项目中二氯乙酸的限值由0.04 mg/L强化为0.03 mg/L,三氯乙酸的限值由0.2 mg/L强化为0.03 mg/L;水质目标管理项目中邻苯二甲酸酯(2-乙基己基)的目标值由0.1 mg/L以下变更为0.08mg/L以下,农药类列表中新增加了1,3-二氯丙烷和羟基喹啉酮的目标值。
日本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了124项指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水质基准项目(法定项目),共51项,是根据日本自来水法第4条规定要求必须达到的标准;第二部分是水质目标管理项目,共26项,是可能在自来水中检出,水质管理上需要留意的项目;第三部分共47项,这些指标的毒性评价还未确定,或者自来水中的存在水平还不大清楚。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共包含134项水质指标,其中正文106项,附录28项,与日本《饮用水水质标准》相比,指标能够对应进行比较的有47项,其中限值相同的有21项,日本较严格的有19项,中国较严格的有7项。此外,在农药指标方面,我国现行标准中包含了19种农药,并逐一设定了限值。 日本《饮用水水质标准》中给出了更详细的限值,除了对120种农药设定了相应的限值外,同时要求各种农药的实测浓度与其各自限值的比值之和不超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