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5月30日 星期一 邮箱 地图 电话 公众号 EN
  • 新冠肺炎
  • 消毒
重霾与极端不利气象条件相关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不利的气象条件,是导致近期京津冀等地区霾天气多发重发的重要原因。

气候变暖导致重霾天气多发

2016年11月以来,京津冀地区共发生7次持续性中到重度霾天气过程,比2015年同期偏多2次,平均霾日数为23天,较2015年同期偏多5天。其中2016年12月16—21日、12月30日至2017年1月7日两次过程,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污染程度重。2017年1月2日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监测显示,我国中东部霾区面积超过70万平方公里。

  气象专家分析指出,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仍在持续,2016年全球气温再创新高,这是重霾天气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重发的重要气候背景。

  世界气象组织近期发布的全球气候状况指出,2016年为全球有气象记录以来气温最高的年份。我国2016年气温为历史第三高,其中12月为历史最高。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国家气候中心服务首席艾婉秀指出,冬季温度升高大于夏季,高纬度温度升高大于低纬度。风的产生源自于温度的梯度,高低纬度的温差缩小,不利于空气流动形成风,不利于冷空气南下,使得冷空气过程少,强度总体偏弱,导致霾天气多发重发。

    

11月以来京津冀大气自净能力偏低15%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刘洪利分析指出,进入冬季之后,除了启动应急减排的时期,每天各种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基本没有大的起伏。但这期间有时空气质量很好,有时PM2.5爆表,这种剧烈变化是由天气状况决定的。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2016年11月以来,京津冀地区冷空气次数少、平均风速小、小风日数多,导致近期京津冀地区大气环境容量低,大气自净能力弱,霾日数偏多。专家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不利气象条件:

  一是冷空气次数少,强度总体偏弱。2016年11月以来,东亚冬季风偏弱,我国仅出现6次冷空气过程,较常年同期(8.2次)偏少。冷空气强度总体偏弱,活动路径偏北。在缺少冷空气影响的情况下,京津冀地区静稳天气多,大气扩散气象条件差。

  二是平均风速小,小风日数多。自1961年以来,京津冀年平均风速呈逐年减小趋势,减小幅度达37%,而年平均小风日数增加了64%。2016年11月以来,京津冀平均风速比常年(常年指1981—2010年的30年,下同)同期平均值偏小,其中11月较常年同期偏小8%,12月偏小19%;小风日数比常年同期平均值偏多,其中11月偏多7%,12月偏多18%。北京的情况更加明显,11月平均风速减小20%,12月减小27%;11月小风日数增加27%,12月增加35%。

  三是大气环境容量低,大气自净能力弱。大气环境容量是反映大气对污染物的通风扩散和降水清洗能力的综合指标。容量低表示大气对污染物的自净能力弱。刘洪利表示,尤其是冬季,地面比高空的温度更低,所以整个大气层更加稳定,比起夏季垂直方向的扩散条件差很多,这也是冬季大气容量小的主要原因。

  另外,京津冀地区的地形条件也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西部和北部被“弧状山脉”包围,霾天气过程中往往易出现偏南气流,将南部污浊空气吹向华北平原并停滞,加剧了京津冀污染物和水汽的聚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