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5月30日 星期一 邮箱 地图 电话 公众号 EN
  • 消毒
  • 标准
CCEH 2023第一分会场-暴露科学和暴露组学专题会议顺利召开

  以“交叉、融合、创新”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环境与健康大会(CCEH 2023)于2023年8月17-19日在福建省福州市顺利召开,第一分会场—暴露科学和暴露组学专题会于8月18日下午成功举办。

  暴露科学和暴露组学分会场照片

  第一分会场由北京大学胡建英教授、南京医科大学夏彦恺教授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唐宋研究员共同召集,特邀夏彦恺教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曲广波研究员、北京大学万祎教授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所段化伟研究员主持。本会场汇集领域内来自国内各大知名院校、科研院所的杰青、长江学者、海外优青等12位知名学者针对本专题的研究前沿,介绍了各自取得的最新学术进展,并与参会学者就研究结果、技术方法和未来展望等展开热烈交流。报告内容涵盖污染物个体暴露和暴露组学测量、靶向高通量分析和质谱成像新技术新方法、健康效应与机制研究等方面。
南京医科大学夏彦恺教授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曲广波研究员作为主持人
  会议上半场由夏彦恺教授和曲广波研究员共同主持,首先由夏彦恺教授开场,代表召集人介绍了分会场的总体设计思路及莅临本次会议的特邀专家,简要介绍我国暴露科学和暴露组学相关研究现状及研究热点等,并对参会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刘倩研究员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刘倩研究员随后作了《超细颗粒物人体内暴露的无标记追踪》的精彩报告,报告介绍了基于质谱指纹对黑炭的无标记追踪和基于动态形貌对磁性颗粒的无标记追踪,用于指征环境中超细颗粒物的来源和成因,为阐明大气PM2.5的毒性靶点和机制提供了重要方法学支撑。

浙江大学蒋超研究员作报告
  浙江大学蒋超研究员作了《个体空气暴露组测量、挑战及应用》的报告,介绍了开发针对大气污染物的个体暴露监测设备进展和挑战,以及在各类研究中的具体应用,对个体暴露监测研究提供关键研究工具和技术手段。

北京大学王斌研究员作报告
  北京大学王斌研究员介绍了《基于暴露组学大数据开展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的进展,主要介绍一种新的暴露组学分析集成平台“ExposomeX”,目前已开发14个标准化模块可以完成统计分析、数据库、质谱数据处理、荟萃分析,通过通路整合和蛋白质相互作用进行生物学链接和数据可视化等六个主要功能。

安徽医科大学黄锟教授作报告
  安徽医科大学黄锟教授作了题为《儿童早期神经精神发育—围生期暴露组及性别特异性效应》的报告,研究聚焦儿童早期神经精神发育,探讨围生期外源性环境暴露和内源性代谢、炎症等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性别特异性效应。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唐宋研究员作报告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唐宋研究员作了《基于暴露组学的大气污染物健康效应和机制研究》的报告,围绕“污染物-外暴露-内暴露-生物标志物-健康结局”链条,介绍了基于个体水平的大气颗粒态和气态污染物在5个月内暴露特征的动态变化,以及与潜在健康效应生物标志物之间的关联关系,有助于揭示大气污染物对老年脆弱人群健康影响的潜在分子机制。

陆军军医大学陈卿副教授作报告
  陆军军医大学陈卿副教授作了《基于暴露组学方法构建男性生殖损伤判别模型》的报告,报告详细介绍了基于暴露组学研究范式,在社区人群生殖队列中综合测量环境-心理-行为的暴露信息,构建生殖损伤的多因素综合判别模型,有助于识别具有不同生殖损伤表性特征的亚人群。

北京大学万祎教授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所段化伟研究员作为主持人

北京大学万祎研究员作报告

  会议下半场由万祎教授和段化伟研究员共同主持,北京大学万祎教授作了《多卤代化合物的高通量分析和成像》的报告,介绍了氯化石蜡为代表的卤代烷烃类物质高灵敏高通量扫描分析和高通量鉴定方法,并结合空间代谢组与质谱成像技术分析了典型多卤化合物的代谢干扰效应,对于多卤化合物的暴露监测及毒性效应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曲广波研究员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曲广波研究员作了《污水处理厂污泥中关键雄激素激活剂/拮抗剂的效应导向分析》的报告,详细介绍了以雄激素受体报告基因为生物测试靶点,利用效应导向分析开展中国污水处理厂污泥中关键效应污染物的系统筛选与识别。

安徽医科大学沈彤教授作报告
  安徽医科大学沈彤教授作《环境双酚A暴露诱导代谢异常的免疫调控》的报告,指出双酚A暴露是代谢性疾病与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结合动物实验,发现了免疫代谢调控是防治包括BPA在内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暴露导致健康危害的潜在靶点。

南京医科大学的陈敏健教授作报告
  南京医科大学的陈敏健教授作《生殖发育毒性的暴露组学和代谢组学联合研究》的报告,介绍了课题组运用暴露组学和代谢组学联合技术筛选生殖发育污染物,并进一步探讨其生殖毒性机制,为从防控环境污染物暴露、体内代谢监测和干预角度促进生殖发育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徐琳副研究员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徐琳副研究员作《基于机器学习的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硅的非靶标筛选和PBT评估研究》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基于有机硅元素组成、主链构型和支链基团种类等分子信息的深度学习模型和有机硅PBT性质评价模型,并成功在华北地区环境介质和人体血液中发现种109种未报道的有机硅。

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吴学立经理作报告
  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吴学立经理作《DESI质谱成像技术在环境暴露及人体健康中应用》的报告,介绍了DESI质谱成像技术及其在环境暴露和健康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前景。
  本场会议报告精彩、内容丰富且紧扣领域前沿热点,就暴露科学和暴露组学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挑战,人群健康效应和毒性机制等方面进行分享与交流,充分展示了国内环境暴露科学和暴露组学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