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5月30日 星期一 邮箱 地图 电话 公众号 EN
  • 消毒
  • 标准
CCEH 2023第二分会场-环境化学物质的人群健康影响专题会议顺利召开

  
  2023年8月18日上午,第四届中国环境与健康大会(CCEH2023)第二分会场会议在福建福州闽江世纪金源会展大酒店顺利召开,本会场汇集领域内来自各大知名院校、科研院所的杰青、长江学者、优青等资深专家和知名学者,重点聚焦环境化学物质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国内外前沿研究进展。会场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曹兆进研究员和吕跃斌副研究员召集。





  本次会议上半场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戴宇飞研究员和吕跃斌副研究员共同主持,首先由吕跃斌副研究员开场,代表召集人介绍了分会场的总体设计思路及莅临本次会议的特邀专家。之后上海交通大学的张军教授作了关于《新型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混合暴露与多嚢卵巢综合征》的报告,利用多污染物混合暴露模型,明确了对多嚢卵巢综合征起主要作用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及其交互作用,为探索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促进多嚢卵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海南大学的徐顺清教授作了《环境水平典型农药孕期暴露的健康风险识别》的报告,聚焦我国农药的过量使用和高残留的问题,发现孕妇、儿童等人群已成为当前农药暴露的主要敏感人群,系统地探讨了孕期农药对子代神经发育的不良效应。

  中山大学的董光辉教授作了《基于中国人群的新污染物PFASs暴露与健康风险评估》的报告,系统地评估了全氟化合物暴露对人群的健康影响,筛选出敏感的效应靶点,并通过实验室研究确定毒性参数和毒性阈值,结合动物模型和细胞实验阐明毒性机制。

  华中科技大学的何美安教授作了《全氟化合物与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报告,结合本领域前沿进展及团队前期发现,聚焦人群中全氟化合物的暴露水平,分析全氟化合物与多种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关联关系、剂量—反应关系及遗传因素的效应修饰作用,并基于甲基化等组学数据探讨潜在分子机制。

  上海交通大学的欧阳凤秀教授作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暴露对妊娠期内分泌疾病及婴幼儿健康的影响》的报告,通过人群出生队列研究和动物实验,探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孕妇妊娠期内分泌疾病的影响,评估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子代生长发育的不良效应。

  华中科技大学的陈卫红教授作了《社区人群尿锌水平与血糖代谢异常的关联及潜在机制探讨》的报告,其研究团队基于武汉-珠海队列,筛选和验证与锌水平及2型糖尿病均相关的miRNA并分析其在锌和空腹血糖及糖尿病关联中的作用,细胞实验验证后探究miRNA(miR-144-3p)的潜在功能。

  下半场由华中科技大学何美安教授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曲英莉副研究员共同主持。首先上海交通大学的田英教授作了《上海地区孕妇全氟化合物暴露风险评估》的报告,评估上海地区孕妇人群中全氟化合物四类动物源性膳食暴露风险,发现水产食品是全氟化合物的主要膳食来源,结合饮用水等其他暴露来源,探索全氟化合物的关键暴露途径和人群健康风险。

  广西医科大学的李龙嫚副研究员作了《环境暴露组视角下出生队列跨代健康研究》的报告,基于广西出生队列,系统评估妊娠期环境暴露组对出生结局、儿童神经及生殖发育的影响,并借助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在毒性效应研究方面的优势,初步探索金属混合暴露的神经毒性作用机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的吕跃斌副研究员作了《环境污染物与糖脂代谢性疾病:基于国家人体生物监测项目》的报告,介绍了国家人体生物监测项目的研究设计和质量控制,重点阐述成年人长期低浓度的重金属、全氟化合物等环境污染物暴露与多种糖脂代谢性疾病的关系。

  南京医科大学的储海燕副教授作了《阻燃剂对人群健康危害的研究进展》的报告,系统梳理国内外人群中阻燃剂的内暴露水平,重点阐述传统的溴代阻燃剂在我国一般人群体内的暴露水平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联,分析磷系等新型阻燃剂在环境中的分布情况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青岛大学的晋小婷教授作了《高脂饮食模式下典型PFCs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的报告,聚焦典型PFCs暴露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细胞事件——巨噬细胞表型变化中能量代谢谱重塑的驱动性,综合XGBoost算法模型,解析PFCs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及构效规律。

  与会代表与报告专家进行了多次互动,第四届中国环境与健康大会第二分会场-环境化学物质的人群健康影响专题会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