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5月30日 星期一 邮箱 地图 电话 公众号 EN
  • 新冠肺炎
  • 消毒
当前位置:首页>热点新闻
环境所五位80后援鄂队员抗疫纪事

    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的徐春雨、钱乐、许宁、葛覃兮、李亚伟等五位援鄂抗疫队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80后、中共党员、部门的专业技术骨干、家里的顶梁柱。他们通过在湖北抗疫一线两个多月的磨练,更加成熟,更加感受到自己肩上的重担。

徐春雨:足迹踏遍40多个社区
  环境所空气质量与健康监测室徐春雨博士,人如其名,温润和善。他信念坚定,相信再大的困难,只要坚持总会成功。
  武汉抗疫的两个主要一线阵地,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阵地,一个是社区防控阵地。能否做好社区封控、筑牢疫情防控的这“第一道防线”,事关疫情防控全局。作为中央指导组驻武汉市环境卫生与消毒专家工作队的一员,徐春雨于2月17日到达武汉后,立即与江汉区社区防控小分队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指导并参与社区开展环境消毒。
  江汉区是武汉市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大,华南海鲜市场就在该区,出现社区传播时间较早,是武汉市疫情较为严重的城区之一。在走访中发现,绝大部分社区基层消毒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消毒技术培训,存在消毒过度和消毒不足的情况。如何让社区工作人员能够做到科学、精准消毒是他们亟需解决的问题。在前期的20多天,徐春雨与队友的足迹踏遍辖区内12条街道的40多个社区、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隔离点。每到一处,都逐一检查社区所用消毒剂的种类,指导消毒制剂的正确配比,叮嘱重点消毒的区域,同时嘱咐社区一定要配齐消毒人员的防护用品,保障他们安全地进行消毒作业。
徐春雨(右一)在社区了解消杀工作情况
  3月初,重点场所突发应急疫情,他和队友在3天内实地调研了辖区内的相关机构,及时了解掌握情况,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并提交了调研报告,为中央指导组制定工作方案提供了依据。3月下旬,为保障复工复产的有序开展,他们的身影又出现在商场、超市、酒店、银行、写字楼、火车站、地铁站、客运站,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我们来这里不是为了挑大家毛病的,而是想帮助你们一起查找防控的漏洞,提前做好防控预案,更好的保障复工复产的安全。”这是他和队友经常对这些场所管理人员常说的一句话。
徐春雨(右三)与队员对复工复产企业进行督导
  紧张忙碌的日子里时间总是过得飞快,徐春雨在武汉已经驻守了两个多月。人间最美四月天,4月20日,徐春雨和战友们平安凯旋。经历了没有硝烟的战“疫”,才更能体会平淡生活的可贵,“多陪陪父母家人。”这是徐春雨此刻最大的心愿。

钱乐:年轻的疾控人,哪里需要我们,就去哪里
  钱乐,环境所水质量与健康监测室的青年业务骨干,典型的热心肠,只要能帮得上忙的,他都义不容辞。2月5日抵达武汉,作为防控组驻武汉市环境卫生与消毒专家工作队队员,参加环境卫生、消毒和健康防护的应急工作。
   “第一次参加应急工作,难得能有机会将环境卫生的理论运用于实践,我提升的很快。”在武汉抗疫第一线的钱乐,深入医院、社区,建立支援湖北环境消杀组、硚口区、武昌区消毒工作微信群,为区卫健委、区疾控、街道、社区、消毒公司解读不同层面的消毒需求。参与编写方舱医院、隔离点等不同重点场所的消毒方案等10项,挤出时间撰写环境卫生与消毒技术及健康防护培训课件,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科学做好疫情防控。
钱乐(右三)现场解答消毒问题
   “时间不等人!疫情时刻都在变化,开足马力,与时间赛跑!”无论是现场调研,还是撰写技术方案、培训材料,都要掐着时间干活。日复一日的工作至午夜,面对如此紧张的节奏,钱乐却说:“多做一点就能多出一份力,全中国的聚光灯都照着武汉,我们肩负着疫情防控的责任和使命,我们一家人都是共产党员,家庭的熏陶与支持,让我觉得为国家为人民去工作,逆行去武汉都是义无反顾的。作为年轻的疾控人,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去哪里。” 

许宁: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
  “干了15年疾控工作,我深知疾控工作的职责和意义。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任何一名疾控人都会不计得失,挺身而出,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妇儿室许宁,参加过汶川、宜宾地震救灾防病,这次又义无反顾地奔赴武汉一线参加现场流调工作。
  2月17日,作为流调排查和巡回督导组成员,许宁加入到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组工作。初期主要针对确诊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等疫情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由于东湖区没有独立的疾控机构,人员严重不足,许宁主动向医疗救治组提出对东湖区疫情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为确保病例转运、检测、隔离等正常运行,他将R语言、stata代码分析运用到疫情数据分析中,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处理能力。在短短两三天时间里,他对现有密接数据进行复杂网络数据分析,提交了《东湖风景区病例密切接触传播数据分析报告》《养老机构新冠肺炎流行病学分析》等疫情数据分析报告,为社区疫情防控提供了纵览全局、科学决策的基础,为预测疾病发病、评估防控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许宁(右一)与大家一起进行数据分析
  零报告不等于零风险。4月初,各省援助医疗队陆续返程,但对疾控人来说,防疫工作还不能松懈,疾控队伍还不能撤退。许宁所在工作组的防控重点在原来的医院、社区基础上,加上了对工业企业、养老机构、特殊机构等重点场所的疫情防控。为了尽可能缩短流调时间,他同工作组成员轮流在发热门诊值守;为了加强封控、人员流动等各个环节管理,他们针对辖区所有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物业、商场超市、公共交通站点、旅游景点等重点单位就精准消毒、防控措施、疫情分析等内容开展“疾控大培训”。期间,许宁还加班加点起草了东湖风景区复游新冠肺炎防控技术方案、武汉动车段等大型企业复工复产的应急预案及防控措施等技术文件。
  当接到单位领导和同事的慰问电话时,他平静地说“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我的战友们冒着高风险与病人近距离接触,他们都比我辛苦。”

许宁(左一)在医院发热门诊对流调工作进行督导
  
葛覃兮:过家门而不入
  室内环境与健康监测室的葛覃兮,湖北咸宁人,此次疫情中下沉到武汉市江夏区开展疫情防控。看到家乡疫情肆虐,他将痛心化为力量,默默地做好每项工作。援鄂期间,葛覃兮先后对江夏区疾控中心办公点、16个街道(343个社区)、19家特殊场所及重点场所、52个酒店隔离点、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大花山方舱医院及雷神山医院开展流调排查和大疫情上报督导工作;对“四类人员”开展流病排查,流调工作当天完成,做到“应检尽检、即送即检、流调日结、应隔尽隔”,缩小了传染源的传播范围;为多类公共场所复工复产前提供疫情防控技术支持,参加30余次相关培训,对60余家金融机构、企业、商场等开展复工复产前疫情防控指导工作。
  一次,在赶赴江夏区进行技术支持和防控力度督导,几个工作点离家乡咸宁仅半个小时的路程,咸宁的亲人们看到他在家庭群中的位置图,问他是否是能回家看看。虽然很想念年迈的父母,但疫情十万火急,身上的责任告诉葛覃兮,此刻应该顾大家舍小家,他决定等武汉战疫胜利后再回家看望父母。

雷神山医院开展环境消杀工作(左一)

李亚伟:为武汉疫情防控贡献绵薄之力
  2月17日,环境所环境流行病学室的李亚伟作为中国疾控中心流调工作队成员奔赴武汉,根据统一安排,他与四位同事组成东西湖区工作组,驻点支援武汉市东西湖区疾控中心的疫情防控工作。
  工作伊始,李亚伟利用数据处理的经验和统计学知识,主动承担组内主要的数据与信息整理工作,从疫情趋势、各类病例分析到聚集性疫情研判、街道病例演变描绘,各项数据都细致入微。他为区疾控信息科的同事编制信息处理的小程序,简化了报表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李亚伟(中)与同事在分析疫情数据
  疫情就是“战”情,在应急处置工作中,李亚伟和队员们一次次深入现场,反复查看防控措施是否到位,排除隐患。通过系统分析,理清传播链条,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李亚伟与队员们完成辖区内326家企业的培训,又对部分重点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提出整改建议,弥补防控短板。

李亚伟在对复工复产企业开展培训
  随着武汉的生产生活逐步恢复,李亚伟与队员们先后深入地铁站、公交场站、商场、超市、学校等人群密集场所,进行疫情防控指导,他说:“东西湖区疾控和工作组的同事大家团结一致,共同战斗,每个人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深深感染和激励着我。我做的事情微不足道,但是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能够为武汉疫情防控贡献绵薄之力,感到非常激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