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5月30日 星期一 邮箱 地图 电话 公众号 EN
  • 新冠肺炎
  • 消毒
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施小明委员:系统研究解决儿童青少年突出健康问题

儿童青少年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关乎我国人口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所长施小明聚焦于儿童青少年突出健康问题,提出《关于系统研究解决儿童青少年突出健康问题的提案》,为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献计献策。


施小明委员指出,为维护儿童青少年健康,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对儿童青少年健康工作均提出了要求,国务院妇儿工委、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体育总局等部门开展了大量具体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我国儿童生长迟缓、消瘦、贫血等儿童营养不足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基本消除了中重度营养不良状况。但同时要看到,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仍存在突出棘手问题:第一,超重和肥胖仍在快速攀升。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达16%,成为威胁我国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第二,儿童青少年近视、烟草和毒品使用、网络成瘾等问题不容忽视,近些年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以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第三,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精神障碍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第四,大学生群体同性性行为发生率较高。近些年我国15到24岁青年学生每年报告艾滋病感染人数大约3000例,其中男性同性性传播占比达80%。


分析上述问题,施小明委员认为深层次原因包括几点:一是一些商家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对碳酸饮料、膨化食品、玩具用品、香烟和电子烟等不健康产品进行宣传推广,儿童青少年是商家促进各类产品销售和确保有稳定消费群体的重点对象,但其对产品的潜在健康危害缺乏甄别能力。二是当前电子产品和网络使用十分普遍,且其具有成瘾性,长时间接触各类游戏软件、社交软件、动画片等以及其中暗含的不健康信息,是导致儿童青少年近视、脊柱侧弯、超重与肥胖、过早性行为和性伤害、心理障碍等的重要原因。三是学校和家庭在儿童青少年塑造健康行为上存在缺位。全国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健康教育缺乏系统教材和专业师资,课时不足甚至无法保证。很多家长的第一责任人意识不强,且自身存在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容易造成不好的示范效应,导致儿童青少年不能正确识别不健康行为及其危害。四是政府部门应对儿童青少年健康问题的策略缺乏全面系统设计,常常是问题出现后采取一些补救措施,忽视了儿童青少年处于成长阶段,其健康问题最根本的解决措施是从早从小全面抓起。


为此,施小明委员建议,经由国务院的妇儿工委来负责协调,组织相关部门,基于系统的考虑,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结合我们国家的实际,系统思考和顶层设计,研究制定解决我国儿童青少年突出健康问题的整体方案;尽快开展儿童青少年健康保护法立法的调查和研究,推动形成权责清晰的儿童青少年健康保护法律框架,明确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在保护儿童青少年健康方面的职责、任务和保障措施。并且在上述综合措施出台前,建议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体育总局等部门在全国实施儿童青少年健康保护的攻坚行动,包括制定计划,实施教学改革,开展系统有效的从简单到复杂、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