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5月30日 星期一 无障碍 邮箱 地图 电话 公众号 EN
  • 消毒
  • 标准
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CCEH 2025第十九分会场——长三角区域环境与健康专题会议顺利召开



  2025年8月23日下午,第五届中国环境与健康大会(CCEH2025)第十九分会场会议在浙江省杭州市雷迪森铂丽达饭店顺利召开。本次分会场由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楼晓明主任医师、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何懿主任医师、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徐庆华主任医师和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丁震研究员联合召集,汇集了领域内来自各大知名院校、科研院所的资深专家和知名学者,重点聚焦长三角区域面临的环境与健康挑战、前沿研究进展及未来合作方向。

长三角区域环境与健康分会场现场照片

  会议上半场由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楼晓明主任医师和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徐庆华主任医师共同主持。首先由楼晓明主任医师代表召集人介绍了分会场的总体设计思路及莅临本次会议的特邀专家。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楼晓明主任医师和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徐庆华主任医师作为主持人

  随后,海南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的徐顺清教授作了《长江流域典型农药的污染现状:从环境暴露到敏感人群的风险》的报告,通过整合环境外暴露与人群生物监测数据,揭示了长江流域农药通过多途径对孕妇、儿童等敏感人群的暴露特征及其与不良健康结局的显著关联。

海南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徐顺清教授作报告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的罗义教授作了《全球污水厂出水大肠杆菌的空间分布及风险防控》的报告,其研究首次采用机器学习方法评估全球污水处理厂的大肠杆菌排放,揭示了全球普遍的污染现状,并指出消毒不足是导致超标的主要原因,建议设立全球排放标准以保障公众健康。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罗义教授作作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潘奕陶教授作了《全氟化合物识别和风险排序》的报告,介绍了基于谱图相似度非靶向识别新型PFAS的方法,并结合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其生物蓄积性和生态毒性,为新污染物的多维环境风险评价提供了创新思路。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潘奕陶教授作报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卫生研究院的包巍教授作了《庐江队列建设进展》的报告,介绍了庐江队列在心脑血管疾病研究中的建设进展,通过整合问卷、体检、多组学检测等多维度数据,为揭示代谢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和实现精准预防提供了新视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卫生研究院包巍教授作报告

  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盛静浩教授作了《环境污染物暴露的肠道健康效应机制研究》的报告,其研究发现微塑料、全氟化合物等典型环境污染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诱导肠道稳态失调,进而促进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为通过控制污染物暴露来改善肠道相关疾病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盛静浩教授作报告

  会议下半场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何懿主任医师和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丁震研究员共同主持。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何懿主任医师和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丁震研究员作为主持人

  首先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郝加虎教授作了《中国芜湖出生队列建设概况及研究进展》的报告,介绍了中国-芜湖出生队列的基本情况,并分享了基于该队列发现孕期双酚类物质暴露可导致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初步研究成果。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郝加虎教授作报告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谷保静教授团队的崔静岚副研究员作了《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影响及健康效应》的报告,基于多源数据和耦合系统模型,解析了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影响,并指出通过适应性措施协同增强碳氮循环可有效避免人类和生态系统健康损失。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崔静岚副研究员作报告

  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李辉研究员团队的李瑞飞副研究员作了关于《中国全氟化合物环境赋存与生态风险》的报告,其研究基于机器学习方法估算PFASs排放量并构建高分辨率排放清单,利用多介质归趋模型揭示了其环境赋存与浓度分布。报告采用ToxPi方法对PFASs进行毒性排序和暴露风险评估,并根据不同社会经济情景预测了未来趋势,为减排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李瑞飞副研究员作报告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梁戈玉教授作了《基于心脏类器官芯片的纳米塑料心脏毒性作用及机制研究》的报告,利用心脏芯片技术,发现纳米塑料可呈时、剂量依赖性诱导心脏损伤、线粒体障碍乃至心脏纤维化,并揭示了其通过SDHA/琥珀酸/HIF-1α轴驱动能量代谢失衡的潜在分子机制。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梁戈玉教授作报告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张振宇副研究员作了《气候变化与健康研究设计》的报告,系统综述了气候变化与健康研究中的主要研究设计,并强调了遥感数据和机器学习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呼吁通过跨学科合作为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的应对提供科学依据。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张振宇副研究员作报告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王晓峰主任医师作了《全氟烷基化合物暴露对机体碘缺乏状态下甲状腺的健康风险》的报告,通过流行病学和动物实验,证明PFAS混合物暴露与碘缺乏存在协同效应,可能会加剧碘缺乏引起的甲状腺功能障碍,并揭示了甲状腺激素合成等关键受干扰通路。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王晓峰主任医师作报告

  与会代表与专家进行了积极的互动与讨论,会议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幕。此次会议为长三角区域的环境与健康领域提供了丰富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各地区专家在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方面的深入合作和研究。

撰稿:庄正茂 吉赛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