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疾控系统实验室人员对《斯德哥尔摩公约》认知程度以及POPs类有机污染物监测能力,“人体生物样本中杀虫剂类POPs和PCBs的监测培训”能力建设项目选择江苏省作为第一个重点示范区域开展试点省市培训工作。
2014年4月23日-25日,环境所在苏州举办了“人体生物样本中杀虫剂类POPs和PCBs监测—江苏省试点培训会议”。环境保护部对外合作中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以及江苏省疾控中心相关领导和技术骨干,以及来自南京市、无锡市、徐州市、常州市、苏州市、南通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扬州市、镇江市、泰州市和宿迁市等13个地级市疾控中心实验室人员5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会议。
简短开幕式后,首先针对履约情况和POPs相关知识及监测进行了理论培训。来自环境保护部对外合作中心、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和江苏省疾控中心的专家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分别介绍了“斯德哥尔摩公约与中国履约行动”、“POPs基本知识及暴露评价”、“POPs生物监测质量控制”、“国内外人体生物样品中杀虫剂类POPs和PCBs的监测工作”、“血清样品中POPs类杀虫剂和PCBs监测方法”、“我国居民典型POPs人体监测 (2007年-2012年)”及“乳与乳制品中指示性多氯联苯测定方法简介”等方面内容。
除理论授课外,本次培训会议还专门组织参会代表在苏州市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开展实际操作培训。来自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专家在示范实验过程中,详细介绍了人体生物样本(血清和乳汁)中POPs类有机污染物前处理步骤和实验要点,并对参会代表提出的诸多疑问进行了耐心的解答和交流。各位参会代表根据操作手册和专家讲解,积极参与到前处理实际操作中,亲自动手实践人体生物样本中POPs类有机污染物的检测过程。此外,授课教师还介绍了GC/MS法测定多氯联苯和有机氯农药的方法,并进行了上机演示培训。
在理论授课和实验室操作完毕后,分别发放了理论培训和实验室培训效果评估调查问卷,及时了解此次培训会议学习度和满意度方面的实际反馈。整体上看,此次试点培训会议采用理论授课和实验室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有力地提升了江苏省及各地市疾控中心人员对于POPs类有机污染物监测的认知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也为今后其他试点省市培训和POPs类有机物监测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撰稿:环境所科技处 杜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