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5月30日 星期一 无障碍 邮箱 地图 电话 公众号 EN
  • 消毒
  • 标准
大暑、大暑!谨防降暑误区!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20度,气温最高,“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

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进入最炎热的大暑节气,为了防暑降温,爽过酷暑,人们纷纷使出各种防暑绝招、小窍门,各显神通,但不少人在抗暑过程中容易进入误区,需谨慎。

 

误区一:周身大汗进入空调房

这样会让身体的热量无法散出,造成“寒包火”的情况,可能会导致以下疾病:

感冒:身体容易感受风寒之邪、伤人卫气。卫气不固,外邪束于表,就会导致发热、恶风、头痛等,这些外感的症状。

关节疼痛:如果空调温度过低,可能会导致关节部位受凉,从而诱发关节疼痛的情况。

肌肉酸痛:如果长时间处于空调房内,可能会导致机体内的乳酸堆积,从而出现肌肉酸痛的情况。

腹泻:空调的作用使得室内的湿度很低,接触空气的组织器官很容易感觉干燥,例如眼干、鼻干、上呼吸道干燥、唇干、皮肤干燥等。肠胃道的消化液分泌减少,肠道的菌群也会发生改变,所以空调病的常见症状是怕冷发热,疲乏无力,四肢肌肉、关节酸痛,甚至头痛、面瘫等类似感冒的症状。空调病的症状还不止这些。因为内热积聚,人本能地想吃清凉解渴的瓜果、生冷食物,肠胃受到冷的刺激,加上肠道菌群不稳定,就容易引起腹泻。

面瘫:如果是风寒之邪侵袭肌腠,就会出现肌肤麻木、瘙痒,甚至会出现面瘫、中风这些临床表现。

血压升高:周身大汗进入空调房还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为了避免这些疾病的发生,在周身大汗后不宜直接进入空调房,应该先擦干汗水,让身体逐渐适应温度变化,并保持室内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误区二:大汗淋漓直接洗冷水澡

大暑气温高,人体通过排汗的方式降温,以适应外界的温度。大汗淋漓时,排汗功能旺盛,毛孔扩张,而此时突然冲冷水澡,毛孔突然收缩关闭,造成“外寒袭表,湿热内蕴”,通俗地说就是阻碍了汗液排出,导致湿热只能积聚在体内,进而引起恶寒发热、体温上升、口干舌燥、食欲下降等症状。

所以,大汗淋漓的时候,可以适当休息一会儿,等身体排汗停止之后再洗澡;如果非要立即洗澡,建议洗热水澡。

 

误区三:用冷水泡脚

脚底的汗腺较发达,用凉水泡脚,特别是在锻炼后肌肉疲劳、紧张度增加的情况下,会使已经扩张的毛孔骤然关闭阻塞。大暑时节经常这样做,不但会使脚受凉遇寒,时间长了还会导致排汗机能障碍。

中医认为,夏季暑多挟湿,人的脾最怕湿,湿气阻滞在脾胃,就会出现没胃口、爱犯困、没精神等表现。大暑节气人体阳气最旺盛,用温水泡脚能更好地刺激经络,振奋人体脏腑机能,有助于祛除暑湿,预防风寒感冒,让人增进食欲,促进睡眠。

 

误区四:多喝绿豆汤解暑

绿豆汤有清热解毒、消暑止渴、清心利尿等作用。为了防暑降温,很多人喜欢喝绿豆汤。绿豆汤虽好,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多喝绿豆汤。

从中医的角度看,属于寒凉体质的人,例如有四肢冰凉、腹胀、腹泻等症状者,不能多喝绿豆汤,否则会加重症状,甚至引发其他疾病。特别是处于月经期的女孩子,不宜喝绿豆汤,以免伤害身体引发痛经。另外,绿豆汤味道并不是很好,因此,很多人喝绿豆汤都喜欢加糖,这样的绿豆汤喝多了就容易导致肥胖。

总之,大暑时节需要防暑降温,但应综合考虑各种防暑降温措施的利弊,避免进入误区而导致健康危害。


作者:罗竟豪百色市田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编辑:王  姣 闫  旭

审核:潘力军

监制:王  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