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5月30日 星期一 无障碍 邮箱 地图 电话 公众号 EN
  • 消毒
  • 标准
地震灾后如何开展环境卫生清理?

  地震是由地球内部的变动引起的地壳急剧变化和地面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我国由于处在地球两大地震带交接处,因此地震灾害多发。
  地震可能导致饮水设施的破坏,垃圾粪便等的堆积,环境卫生条件恶化,增加了传染病发生流行的风险,因此做好地震灾后环境卫生清理工作尤为重要。

一、饮水设施恢复
  1.地震后易造成水井井壁坍塌,井管断裂或错开、淤砂。在清掏淤砂、修复井壁井管后应对水井进行反复冲洗与消毒,检测合格后恢复使用,同时建立井台,并由专人负责周围清洁卫生,防止二次污染。
  2.因地震受到破坏的村镇集中供水设施和管网,应及时清理沙石泥土并排空污水,及时修复受损的设施和管道,对管道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在冬季寒冷季节还应对管线采取防冻措施。对于覆盖范围较大的供水系统,可以采用逐段冲洗消毒的方式,检测合格后恢复使用。

二、厕所与粪便清理
  1.应检查厕所粪坑和厕屋的完整性,对毁坏的厕所进行修复和重建,清理出来的粪便采用堆肥等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随意堆放或倒入水中。根据气候条件,厕所周围可喷洒杀虫剂控制蝇蛆等。
  2.及时清理禽畜粪便,做好禽畜圈棚内外环境消毒杀虫,防止禽畜粪便污染水源。

三、垃圾处理
  1.及时清运砂石等建筑垃圾,分类处理清理的垃圾,秸秆、木柴枝叶等植物性垃圾、粪便和厨余等有机垃圾可采用堆肥或集中存放处理。
  2.动物尸体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掩埋。

四、室内外环境清理
  1.地震灾后应首先对房屋质量进行安全性检查,确认其牢固性后方可进行清理。
  2.对室内砂石和灰尘进行彻底清理后,对房间进行通风换气,被掩埋或浸泡的衣物、被褥等与皮肤接触的物品重新使用应进行充分清洗消毒、日光暴晒或烘干方可使用。
  3.道路和桥梁清理后应检查其安全状况。

五、健康教育
  1.加强对公众手卫生的宣传教育,促进居民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洗手习惯,冬季寒冷时可采用免洗手消液进行手卫生。
  2.震后原有居住环境遭到破坏,冬季寒冷季节安置点内空气不易流通,应做好呼吸道传染病等疾病的防护宣传引导。如感觉身体不适,尤其是发热、咳嗽的病人,应及时就医。
  3.加强环境清理人员防护意识,进行环境清理工作尤其是清理室内外破裂的玻璃、倒塌的家具或其他锋利物品时,注意做好防护,防止意外伤害和外伤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