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5月30日 星期一 无障碍 邮箱 地图 电话 公众号 EN
  • 消毒
  • 标准
2024年8月健康防护提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馨提示:2024年8月需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登革热、霍乱、食物中毒以及高温中暑。洪涝灾区的人们还需关注饮用水和食品安全、环境和个人卫生以及相关传病。

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封闭环境中可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发病后,临床表现主要为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部分患者可伴有肌肉酸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腹泻、结膜炎等。(1)建议公众坚持勤洗手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应减少与他人接触,出入人群聚集、空气不流通场所、就医时佩戴口罩,65岁以上、有基础性疾病及免疫力低下人群及时就医,遵医嘱积极做好治疗。

2登革热8月仍需继续做好登革热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相关防护要点在“2024年7月健康防护提示”第一点有过提示。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通过伊蚊(花斑蚊)叮咬在人群中传播。我国登革热疫情以境外输入引发的本地传播疫情为主。在夏季有可能续发本地传播。潜伏期为3-15天。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痛、恶心、呕吐、皮疹、轻度出血。(1)穿着宽松、浅色的长袖上衣和长裤。
  (2)在皮肤上和衣物上喷洒有效的驱蚊剂。
  (3)安装纱门、纱窗。旅游时尽量住宿于有空调或纱窗的酒店。如果住宿的地方没有空调或纱窗,最好使用蚊香或灭蚊气雾剂,并使用蚊帐。
  (4)如果在登革热流行地区出现可疑症状,要及时就诊并主动说明患登革热可能;有旅居史返回本地的,2周内出现发热,应及时就诊并说明情况,积极配合当地卫生部门,做好治疗。

3霍乱霍乱为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食用含有霍乱弧菌的水和食物传播。主要临床症状为不伴发热的严重水样腹泻,可快速导致脱水。脱水表现为心动过速、皮肤失去弹性、粘膜干燥、低血压以及口渴。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会导致严重脱水甚至死亡。(1)注意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
  (2)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尽量吃熟食,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肉类、海鲜、蔬菜,吃水果要清洗、削皮,饮用开水或未开封的预包装水、饮料。农村地区举办酒席应遵从当地的卫生要求,避免食品准备环节由于生熟不分,导致食品交叉污染。
  (3)如必须前往霍乱疫情暴发的地区,行前口服霍乱疫苗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4食物中毒随着气温升高,微生物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食物中毒的风险也相应增加。我国以微生物所致食物中毒最为多见,野生蘑菇、野生植物等其他中毒也时有发生。 食物中毒通常进餐后短时间内急性发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1)注意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 
  (2)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原料,生熟食要分开存放,处理时砧板、菜刀等厨房用具要分开使用。
  (3)外出就餐时,注意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饭店或餐厅。 
  (4)不吃未烧熟煮透的食物,不吃不干净的水果和蔬菜,不吃来历不明的食物。不采摘和食用野生蘑菇及野生植物,也不要购买个人采摘和流动摊点售卖的野生蘑菇。

5高温中暑8月仍需继续做好高温中暑的预防控制,相关防护要点在“2024年7月健康防护提示”第三点有过提示。
  8月为高温中暑高发月份。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户外作业人员为中暑的高发人群。中暑后,轻则表现为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等,重则可表现为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脉搏增快,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多器官功能损伤,并伴有惊厥、昏迷、意识不清等严重临床表现。(1)尽量避免高温天气下室外活动,出门注意防晒、降温。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5点这一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如果必须外出,多选择轻薄、宽松、浅色的衣服。做好防晒措施,如佩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等。尽可能选择阴凉处行走或活动,避免太阳直晒及体力消耗。
  (2)合理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多喝白开水、糖盐水,以补充因出汗而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3)养成少量多次的饮水习惯,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高温天气饮水,水温不宜太烫、过冰。
  (4)关注天气预报和高温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暑降温准备。
  (5)照顾好孩子,出现中暑症状后及时对症处置。应避免将儿童单独留在汽车内,亦不要在车内睡觉。若发现自己或周围的人出现中暑症状,一定要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的环境,进行降温、补水,若体温过高,则应立即送往医院。

6洪涝灾害8月仍需继续做好洪涝灾害期间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相关防护要点在“2024年7月健康防护提示”第四点有过提示。
  8月,仍处于主汛期,易发生洪涝灾害。为减少洪涝灾害期间疾病发生,在受洪涝灾害影响的地区,需要注意饮用水和食品安全、环境和个人卫生,做好病媒生物控制。(1)在安置点临时居住的人们,要遵守安置点管理规定,注意安全饮水和食品卫生,妥善处理粪便和垃圾。
  (2)饮用水卫生。不喝生水,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装水器具必须干净,并经常倒空清洗;对临时的饮用井水、河水、湖水、塘水等,一定要进行消毒;混浊度大、污染严重的水,必须先加明矾澄清后再消毒;饮用水消毒剂(漂精片、消毒泡腾片)必须放在避光、干燥、凉爽处存放(如用棕色瓶拧紧瓶盖)。自来水水管或水龙头如被污染,退水后应充分清洗管路,水龙头表面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3)食品卫生。烹饪食品要烧熟煮透,生熟食要分开存放,处理时砧板、菜刀等厨房用具要分开使用;餐具须清洁并消毒后使用,进食前要洗手;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水产品;不吃剩饭剩菜,不吃生冷食物;不到无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摊档购买食品。
  (4)环境卫生。房屋被洪水浸泡后,需要对室内外环境进行彻底清理,做到先清理、后消毒、再回迁。排除积水,清除污泥和垃圾杂物;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清洗家具,清理室内物品,必要时对房间墙壁和地面进行消毒;整修厕所,清刷卫生间,修补禽畜圈。不要随地大小便,排泄物和垃圾要堆放在指定区域,并及时清运。
  (5)病媒生物控制。在居所内安装纱门、纱窗、蚊帐等防蚊、防蝇设施;推荐使用蚊香、气雾罐、苍蝇拍等家庭灭蚊蝇措施。抗洪值守人员应配备防蚊帽、穿长袖衣裤,裸露部位可喷涂驱避剂。应使用高效、安全的抗凝血杀鼠剂灭鼠;灭鼠后及时搜寻死鼠,集中深埋或焚烧;灭鼠时,应在居民安置点喷洒杀虫剂,消灭离开鼠体的游离蚤等寄生虫,做好鼠虫并灭。蚊蝇鼠等病媒生物异常增多时需及时报告当地政府部门。
  (6)手部清洁。不用脏手揉眼睛,毛巾与脸盆应分开使用。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病人使用脸盆后,要用肥皂将脸盆洗净,并用消毒剂浸泡消毒。
  (7)预防皮肤溃烂。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随身用毛巾等擦汗。可在皮肤皱褶部位涂抹痱子粉。下水劳动时,可适时休息、擦干脚,让脚在阳光下曝晒片刻。每次劳动离水后,一定要洗净脚,穿干鞋。当发现脚部皮肤破溃并有加重趋势时,如情况允许应暂时不下水。要设法穿长筒靴。有足部皮肤病的应少下水。
  (8)预防血吸虫病。在血吸虫病流行区,不接触自然水体是预防血吸虫病最好的方法,应避免在河流、湖泊、池塘等可能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中捕鱼、游泳、洗澡或洗衣等。因抗洪抢险、抢收抢种等原因无法避免接触自然水体前,在可能接触自然水体的皮肤部位涂抹防蚴灵等防护药膏。在防范高温中暑的前提下,可穿戴防护用品,如胶靴、胶手套、胶裤等。
  (9)及时就医。如果感觉身体不适,要及时找医生诊治。特别是发热、腹泻病人,要尽快寻求医生帮助。遵听医嘱,配合传染病隔离,注意药物使用方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