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5月30日 星期一 无障碍 邮箱 地图 电话 公众号 EN
  • 消毒
  • 标准
水性疾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水源受病原体污染后,未经妥善处理和消毒即供居民饮用,或者是处理后的饮用水重新被病原体污染。例如,自来水系统有渗漏,当管网出现负压时可遭受污染。高层二次供水系统因设计、卫生、管理等问题而造成饮水污染等。饮用水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后,如病原微生物在水中存活时间长,饮水人数又多,就会造成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引起水体污染的原因很多,如工业废水的污染、生活污水的污染等。饮用水质不良及水体、管网和给水设备受到污染而使饮用水受到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或致病微生物的污染,可引起水的感官性状变化,并可引起介水传染病。持久性的有毒化学物质污染还可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甚至造成癌症等远期危害。有关实验证明,细菌、病毒在未经消毒的水中存活时间较长,伤寒杆菌和霍乱弧菌能在水中存活一个多月,肝炎病毒能存活70天,痢疾杆菌能存活10多天。可相应地引起痢疾、伤寒、霍乱和肝炎病的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