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梅县疾控中心相关专家介绍,根据环境受污染程度和人接触疫水及虫媒等因素的影响,灾区群众主要易患上伤寒、霍乱、钩端螺旋体病、肝炎、乙脑、细菌性痢疾等疾病。那洪灾过后应如何预防疾病呢?专家建议,水退后要彻底清理室内外环境,改善卫生条件,“不仅流入室内的污物要清理,还要清除好污泥、垃圾,埋葬好动物尸体,疏通沟渠填平坑洼,清除蚊、蝇孳生地,并有目标地进行消毒,如喷洒敌敌畏。”
与此同时,灾区群众应做好卫生清洁工作,注意饮食卫生。要清理与清洗饮用水系统,对受洪水损坏的自来水设施要抓紧修整,蓄水池、水井要清洗干净,并用漂白粉进行消毒,家庭水缸可投放漂白粉晶片或明矾进行杀菌、沉淀,不饮生水,要喝煮开过的水。洪水后将转为高温天气,食物易变质,洪水期间保存的食品也易霉变,尤其是溺死的禽畜肉更易变质,专家强调要吃新鲜饭菜和煮熟煮透的食品 。“每餐最好吃些醋和蒜,既能增加胃内酸度,又能增强胃肠道的防御能力。”
除此之外,灾区群众要加强自我防护。专家称,日常生活中要搭建蚊帐,涂抹驱蚊剂,尽量不赤足接触江河湖水,若下田劳动要穿靴和戴防护手套,以避免感染钩端螺旋体病、出血热等。同时要避免过度疲劳,要有足够的睡眠,以筑起体内免疫屏障。专家还提醒,若发现传染病人,要及时就诊并报告,以利于及时处理,防止蔓延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