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5月30日 星期一 无障碍 邮箱 地图 电话 公众号 EN
  • 消毒
  • 标准
  • 饮用水
环境所在THE LANCET上发表观点文章阐述全球亟需采取行动维护《巴黎协定》,守护人类健康

 
  2015 年 12 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 21 次缔约方大会(COP21)上正式通过《巴黎协定》,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变暖。目前已有 195 个国家批准该协定,但当前承诺仍不足以实现《巴黎协定》所制定的目标 – 即到本世纪末,将全球温升控制在不超过工业化前水平以上 2°C,争取不超过1.5°C。
  尽管接下来的COP28会议呼吁 2030 年前全球向可再生能源转型,COP29 会议设立损失与损害基金,但《巴黎协定》的实施仍面临多重挑战。一是按当前排放路径,2100 年全球温升或达 2.4-2.6°C,远超1.5℃红线;二是2024 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年份,极端天气导致巨额损失;三是缺乏具约束力的惩罚机制;四是对中低收入国家的资金支持不足,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更加剧这一不确定性;五是存在包括政治因素在内的多种原因致使有关气候科学的错误和虚假信息广泛传播。文章强调,有些国家可能效仿美国退约行为,这对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带来巨大挑战。
  针对以上挑战,该文章提出四项优先应对措施:一是各方对于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的应对举措应是坚定立场、明确目标、相互支持而非跟风效仿,同时加大对提高适应资金的投入;二是建立气候行动方面的政治领导力,进一步凝聚共识;三是采取综合性方法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环境污染三大全球危机;四是加强国际合作,确保中低收入国家参与。
  该研究由中国疾控中心、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波士顿大学和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等机构合作完成,研究成果于2025年10月以“The imperative for the global community to save the Paris Climate Agreement”为题发表在柳叶刀(THE LANCET),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童世庐教授为文章的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

科教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