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EH 2025第九分会场——室内环境与健康专题会议顺利召开
来源: 环境所网站
作者: 杜航
发布时间:2025-09-01
为加强室内环境与健康学术交流,促进室内环境与健康学科发展,2025年8月23日,第五届中国环境与健康大会-室内环境与健康专题会场在浙江省杭州市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清华大学张寅平教授、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陈运法研究员、北京大学邓芙蓉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王先良研究员作为召集人,邀请来自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疾控机构等的长江学者、杰青优青、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等专家学者深入研讨室内环境与健康前沿研究进展。
首先,王先良研究员介绍了第九会场的总体背景和筹备情况。随后,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浙江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兰州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山西大学的18位专家依次作学术报告,介绍了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内容涵盖人群室内环境流行病学研究、室内典型危害因素的健康损害机制机理研究、公共场所健康风险防控策略、气态污染物的新型催化净化技术设备、建筑环境新型抗菌材料的研发应用与推广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王先良研究员介绍分会场筹备情况

清华大学张寅平教授作《好房子构建:挑战、探索和思考》报告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陈运法研究员作《新型多孔材料设计制备及环境净化应用探索》的报告(张婧坤代)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孟冲教授级高工作《健康建筑赋能新时代的好房子》的报告

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张腾飞教授作《公共卫生间高强度水流和气流动量源造成的颗粒释放与空间传播》的报告

北京大学郭松教授作《餐饮排放全挥发性区间有机物分子组成特征与生成机制》的报告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马金珠研究员作《室内挥发性有机物光热催化协同净化研究》的报告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张长斌研究员作《室内空气苯系物电催化氧化研究》的报告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宇研究员作《兼具室内甲醛净化与抗菌功能的常温催化氧化技术研发》的报告

浙江科技大学卜钟鸣副教授作《静电纺纳米纤维去除室内气态新污染物:微通道模块设计及其应用》

复旦大学赵卓慧教授作《生命早期室内外环境与儿童过敏性疾病》的报告

兰州大学罗斌教授作《高原室内全氟及多氟烷基物质污染的特征及其对人群肺功能的影响》的报告

东南大学钱华教授作《呼吸道传染病传播机理与通风优化》的报告

山西大学张昕教授作《生命早期室内空气环境、微生物组及绿地暴露与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关联研究》的报告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苏丽琴研究员作《养老机构室内空气质量现状及健康风险》的报告

北京大学黄婧副研究员作《臭氧暴露对心血管代谢健康的影响及潜在作用路径研究》的报告

华中科技大学夏玮教授作《孕期VOCs暴露对儿童神经发育的影响及基因交互作用》的报告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张莉君主任医师作《生命早期室内空气环境、微生物组及绿地暴露与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关联研究》的报告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王先良研究员作《居室积尘中持久性污染物的健康危害评估与防控策略》的报告

第九分会场上半场部分报告专家合影

第九分会场下半场部分报告专家合影
本次分会场报告内容丰富且紧扣领域前沿热点,展示了我国室内环境与健康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分体现了室内环境健康的重要性,受到了参会代表的广泛关注,现场讨论热烈。
供稿: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