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5月30日 星期一 无障碍 邮箱 地图 电话 公众号 EN
  • 消毒
  • 标准
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CCEH 2025第五分会场——饮用水安全与健康专题会议顺利召开

  为推动饮用水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和公共卫生体系完善,加强饮用水安全与健康学术进展交流,第五届中国环境与健康大会第五分会场-饮用水安全与健康于2025年8月23日上午在浙江省杭州市顺利召开。本次分会场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杨敏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张岚研究员和浙江大学王玮研究员共同召集。会议围绕饮用水安全管理、风险控制、监测技术、农村供水、应急响应等多个热点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讨论。

饮水安全与健康分会场现场纪实

  会议上半场由张岚研究员和舒为群教授主持。张岚研究员首先介绍了分会场总体设计,明确了会议目标和讨论框架。随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杨敏研究员围绕目前饮用水水质存在的风险进行了深度剖析。浙江大学王玮研究员从饮用水微生物与消毒副产物风险的协同评估与控制方面发表演讲,从多重风险联合管控的角度提出新技术路径。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张志敏经理分享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农村供水水质保障中的创新示范,凸显了信息化手段在提升饮水安全管理水平中的作用。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杨竹根教授介绍了用于现场监测的纸基微流控芯片技术,该技术具备快速、低成本的特点,适用于基层水质筛查。水利部农村饮水安全中心正高级工程师李连香针对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提出系统性思考,强调应从工程建设转向长效运行机制构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张岚研究员主持瞬间

陆军军医大学舒为群教授主持瞬间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杨敏研究员作报告

浙江大学王玮研究员作报告

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张志敏经理作报告

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杨竹根教授作报告

水利部农村饮水安全中心正高级工程师李连香作报告

  会议下半场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杨敏研究员和浙江大学王玮研究员主持。首先,北京大学郭新彪教授代表中华预防医学会和中国卫生监督协会解读了《健康饮水十条——专家共识(2025)》,健康饮水十条包括认识饮水的重要性、确保饮水水质安全、控制潜在污染风险、注重健康饮水品质、提升健康饮水素养、保证足够的饮水量、遵循健康饮水方式、养成健康饮水习惯、保护水源节约用水和正确应对水质异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张岚研究员系统梳理了饮用水检测技术的现状并分析了水质检测未来发展趋势,包括高通量检测、在线化检测、微量化检测、自动化检测和非靶向检测等。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郝天高级工程师介绍了城市供水及原水水质标准修订的最新进展,强调标准应与实际管理需求紧密结合。安利(中国)研发中心杨致欣研发经理介绍了基于UVC-LED的末端净水器设计建模与实际应用,展示了企业在前沿技术转化方面的探索。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余胜兵主任技师以西江流域为例,系统解析了从水源到人群的全流程新型污染物暴露及健康风险评估,强调了多介质、多途径联合评估的重要性。最后。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徐虹主任医师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饮用水异常突发事件的公共卫生应急响应策略。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杨敏研究员主持瞬间

北京大学郭新彪教授作报告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张岚研究员作报告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郝天高级工程师作报告

安利(中国)研发中心杨致欣研发经理作报告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余胜兵主任技师作报告

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徐虹主任医师作报告

  会议在中午12时顺利结束。整场报告内容充实、讨论热烈,既有前沿学术探讨,同时涵盖政策标准、技术研发与实践案例。本次分会为中国饮用水安全领域的学者、工程师和管理者提供了高质量的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对推动中国饮用水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和公共卫生体系完善具有积极意义。

撰稿人:赵灿、郝瑞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