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6日下午,第三届中国环境与健康大会(CCEH)2021——环境与老年健康专题报告在四川成都顺利召开,该会场由中华预防医学会环境卫生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工作委员会主办,报告重点展示了国内主要研究团队在环境与老年健康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清华大学纪思翰副教授、北京大学高旭副研究员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吕跃斌副研究员三位专家作为会议召集人邀请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的杨泽教授、孙亮研究员,南京医科大学戴俊程教授,南方医科大学毛琛教授,浙江大学刘足云研究员,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姚尧副研究员作专题报告。
杨泽教授详细介绍了与健康长寿相关的心血管健康基因,揭示了脂质和心血管健康长寿等相关因素的机制线索。孙亮研究员基于NGS的宏基因组平台,开展了世界上首个长寿人群队列的长寿肠型的解析工作,探讨肠道菌群在老年人群的“疾病-健康”平衡中的作用和转化医学意义。
毛琛教授整合多组学的研究策略,利用团队前期队列研究人群,绘制中国百岁老人多组学参比图谱,筛选健康长寿相关的关键特征,提供健康老龄化模板信息。
戴俊程教授基于我国大样本人群进行早发肺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了新的早发肺癌易感位点,进一步完善了早发肺癌的遗传变异图谱。
纪思翰副教授的研究着眼于绿色的数量和质量,确定绿色与健康关联的介质和效应调节剂,包括其对空气污染、维生素D合成和热浪保护的影响。
刘足云研究员从人体衰老角度深度解读了环境与老年健康,衰老是老年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DNA甲基化是衰老较好的分子标记,多个环境因素可影响DNA甲基化改变。
高旭副研究员从与衰老相关的表观遗传标记物与临床指证出发,结合小规模人群的实验性研究及大规模的人群队列及真实世界研究,初步探索了环境暴露与衰老的关联,并进一步探索了包括药物及睡眠在内的各类干预手段,为环境与老年健康研究提供相关流行病学证据。
吕跃斌副研究员基于中国老年健康生物标志物研究(HABCS),长寿老人和百岁老人可以作为衰老研究的范例,在此人群中开展有毒金属和必需金属的生物监测可以为评估有毒金属和必需元素在衰老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提供科学依据。
姚尧副研究员从社会环境和室内空气污染视角,基于中国老年健康追踪调查(CLHLS)研究家人陪伴与社会交往是否对老龄健康长寿产生积极影响,以及伴随其中的二手烟暴露是否会抵消该积极影响,立足我国基本国情,为促进老年友好居住环境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报告专家与现场参会人员进行了多次互动,会场报告为老年人群的健康保健及疾病的诊治和慢病管理提供理论支持。第三届中国环境与健康大会——环境与老年健康分会场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王君 叶丽红(环境所流病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