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2007-2015)》的颁布和党十八大的召开,我国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治理有很大改善。为推动从健康视角推进环境治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所长施小明在2022年“两会”上提出《关于编制新一轮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的建议》的提案。
施小明委员参加网络视频采访
施小明委员表示,2007年,原卫生部、原环保总局等18个部门联合印发《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2007-2015)》(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由卫生、环保部门牵头,水利、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承担环境与健康相关工作。2008年,国家还成立了由原卫生部、原环保总局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国家环境与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和国家环境与健康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落实《行动计划》的具体实施和技术指导。遗憾的是,2015年之后,这项工作没有延续。
2007年颁布的《行动计划》在我国环境与健康工作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加强了组织领导与部门协作,初步建立了环境与健康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二是推进了环境与健康监测网络建设,环境与健康风险预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加强;三是初步建立了国家环境与健康信息共享与服务系统;四是环境与健康风险交流进一步加强,公民健康素养明显提升。
随着《行动计划》的实施,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生态环境治理有很大改善,但损害健康的环境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从大气雾霾、饮用水抗生素污染、电子废弃物污染等环境介质污染造成的健康危害,到多氯联苯、二噁英、阻燃剂和氟氯化合物等挥发性、有机性污染物带来的环境风险,再到近年来热浪、寒潮、台风、强降水等极端天气事件和地震、洪水等突发事件,都威胁着我国公众健康安全。同时,目前我国采取的治理方式仍然主要基于环境中可见的危害,而一些不可见的污染尚需治理。施小明委员提出,出台新一轮《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已势在必行,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从健康的视角来推进环境的治理,实现健康环境建设。